晚抽大葱咋管理效益高
晚抽茬是对大葱茬口的一个称呼,各地的叫法不一样,有的叫“晚抽”,有的叫“芽葱”,也有地方叫“笨葱”,还有地方叫“小满葱”,虽然叫法不一样,但种植时间和上市时间都比较接近。
所谓的晚抽大葱,一般指五月份育苗,八月份定植,第二年四到五月份收获的大葱。
根据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江苏、浙江、湖北等地的经验,笔者总结晚抽种植要点如下:
一、合适的育苗时间
晚抽大葱在山东、河南、河北、陕西一般5月10号前后育苗,成苗率高,也可在6月份保护地育苗。
注意事项:
1、育苗时间不能过早也不能晚,育苗时间过早,越夏时间长,大葱容易旺长,引起倒伏,需不断整理叶片,控制叶片长度和苗床密度。
年前大葱植株长得大,容易引起叉葱(分葱)的情况,影响商品性。
2、育苗时间不能过晚,六月份露天育苗不容易出苗,越夏苗子损耗大,如果确需6月份育苗,要在大棚内育苗,保证棚内通风,大棚只起防雨的作用。
育苗过晚,年前植株小,严冬易冻死,春季抽薹早,上市产量低。
3、雨水大的地方要起高畦育苗,预防夏季苗子被淹死。
二、适期移栽
8月中下旬温度已逐渐降低,昼夜温差也基本拉开,这个时期是晚抽大葱移栽的**时间。
最晚的移栽时间在9月1号前后。过早移栽,高温、多雨,苗子损耗大,田间容易积水,大葱容易被淹死。
过晚移栽,年前植株小,营养积累不够,不抗寒,春季抽薹早、上市产量低。
三、冬季管理
1、高封土
进入12月份,很多区域土壤进入封冻期,这个时期要进行冬前最后一次封土。
封土高度一般要封到“葱心”的位置,主要目的是防冻,不封土或封土低的地块遇到零下十度左右的温度有可能会被冻死。
2、扣地膜
葱田进入封冻期后,**加扣地膜,预防冬季冻坏。可以用1.2-1.5米宽的地膜把整行大葱覆盖起来,达到保温、保湿的目的。
扣地膜的措施,适宜冬季温度低于零下十度的区域,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四川不扣地膜也可以。
3、浇封冻水
冬季要浇2-3次封冻水,达到防冻、防干旱的目的,很多地块,不浇封冻水,冬季冻死或冻伤比较严重,容易引起冻死、冻伤或春节后返青慢、生长慢、抽薹早的情况。
注意事项:
高封土、多浇封冻水、扣地膜是要注意的事项,一定要工作到位。否则,很容易出现冻死的现象。
四、春季管理
立春后,万物复苏,春回大地,大部分的晚抽大葱进入返青生长期,这个时期的管理要点如下:
1、揭地膜
盖地膜的区域要在立春后揭去地膜,进入正常管理,揭地膜太晚,会引起抽薹早的情况。
2、追肥
追施速效硝态复合肥,促进植株返青生长,延缓抽薹时间。
3、勤浇水
春季气候干燥,风大,空气湿度小,雨水少,大葱田间需及时补充水分,返青后的大葱进入旺盛生长期,需要水肥量较大。
4、防病工作要重视
春节后,长期处于20度上下温度的时间较长,相对来说,是大葱霜霉病和灰霉病的高发期,注意及时预防病害。
一般推荐用优质代森锰锌,在没有发病时十天左右预防一次,喷药时注意配合助剂使用,效果更好。
如果发现病斑,及时使用治疗剂控制病害。
5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
注意事项:
1、进入2月底3月初,晚抽大葱一定要水肥齐攻,才能提高产量、延缓抽薹时间,部分用户采取控制水肥想达到延缓抽薹的做法是错误的。
2、霜霉病的防治是病害防治的重点,一定要科学用药,以防为主,及时防治,一旦控制不住,就会损失惨重。
五、晚抽大葱哪些品种好?
什么是晚抽大葱呢?
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界限,就是相对耐抽薹的品种,一般情况在山东地区按照晚抽的茬口种植,最起码抽薹的时间不能早于4月20日。
目前市场上流通的晚抽品种,抽薹时间一般在4月20日-5月20日之间。
晚抽大葱一般分为两类
**类是抽薹相对早一点的耐抽品种
山东省抽薹的时间一般在4月25日-5月5日间(每年天气不一样,时间也会有差异),这类品种的优点是耐低温、返青快、葱粗,早期销售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,缺点是抽薹略早。
第二类是抽薹较晚的晚抽品种
一般抽薹时间在5月10号之后,这类品种的优点是耐抽薹,缺点是低温下生长速度略慢,前期销售产量略低。
了解了两类晚抽大葱的特性,种植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品种。如果面积大,可以根据自己的销售习惯按比例种植,降低种植风险。